核心提示:27日,52岁的王女士在4小时内狂饮7升水,随即出现恶心等症状。经检查王女士患上了“稀释性低钠血症”,俗称“水中毒”。到家附近医院就诊,做了肝脏增强磁共振后,医护人员叮嘱“多饮水,多排尿”,让造影剂尽快排出身体。
27日,52岁的王女士在4小时内狂饮7升水,随即出现恶心等症状。经检查王女士患上了“稀释性低钠血症”,俗称“水中毒”。到家附近医院就诊,做了肝脏增强磁共振后,医护人员叮嘱“多饮水,多排尿”,让造影剂尽快排出身体。
回家后王女士在4小时内狂饮了7升约14斤水,没过多久就出现了恶心、呕吐、手脚抽筋、意识模糊、无尿等症状,家人赶紧送她来浙大一院急诊科。
经过检查王女士血液中的钠离子含量为122mmol/L,患了严重的“稀释性低钠血症”,俗称“水中毒”,膀胱急速扩张产生了急性尿潴留,导致了无尿状态,经过治疗痊愈出院。
医生指出,稀释性低钠血症的主因是血液中的钠浓度异常低,钠是一种电解质,可以帮助调节细胞内和细胞周围的水分含量。
饮水过量可导致体内钠含量被稀释,造成低钠血症,这会导致细胞开始肿胀,细胞肿胀就会引起许多健康问题,因此,喝水也要适量,不宜过多。
大多数情况下,如果喝太多水,人体以一种精密的机制通过增加水的排出量来维持平衡。
也就是说,如果水的摄入量大于身体需求时,身体各器官会“竭尽所能”地在近期通过增加尿量、排汗、加快呼吸频率和强度来恢复机体体液成分的稳定和身体机能的正常。
但是,一次或短时间内有太多淡水进入体液,肾脏负担加大,平衡机制被打破,体液的正常组成被打乱,过多的水分无法通过尿液排出而引起组织间隙内存在太多水分,导致身体出现水中毒症状。
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发送邮件至zmyunz@126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